光伏发电检测项目覆盖组件单体性能、系统运行安全及长期可靠性三大维度,需针对不同应用场景(生产、验收、运维)动态调整。以下是主要检测项目的结构化分类及技术要点:
一、组件级检测(核心性能与材料)
外观与结构检测
目视检查:表面破损、划伤、裂片、脱层、边框变形、气泡、异物等。
EL(电致发光)检测:
使用红外相机捕捉组件通电后的近红外光信号,识别隐裂、虚焊、断栅、黑心片等内部缺陷,精度达0.5mm,准确率>95%。
材料粘接强度:
背板层间剥离强度(≥4 N/10mm)
背板/EVA粘接力(≥40 N/10mm)
背板/硅胶粘接力(≥10 N/10mm)
电性能测试
I-V特性曲线:
测量开路电压(Voc)、短路电流(Isc)、填充因子(FF)、最大功率点(Pmpp),对比STC标准条件(1000W/m²,25℃,AM1.5)。
功率衰减验证:
通过模拟器测试实际功率与标称功率偏差(要求±3%以内)。
热斑效应:
红外热成像仪扫描温度分布,定位局部过热区域(如电池片隐裂或遮挡导致)。
环境可靠性试验
PID效应测试:
高温高湿(如85℃/85%RH)+负偏压条件下,评估组件功率衰减(依据IEC 62804)。
紫外/湿热老化:
紫外老化试验箱(模拟25年紫外线累积剂量)
湿热循环(85℃/85%RH,1000小时)。
机械载荷与冲击:
风压(≥2400Pa)、雪压(≥5400Pa)模拟测试,及钢球冲击试验(1040g钢球1.2m自由落体)。
电气安全检测
绝缘电阻测试:
组件对地绝缘电阻>40MΩ(干燥条件),系统绝缘电阻>1MΩ。
接地连续性:
导通电阻≤0.2Ω,确保等电位连接有效。
防雷系统检测:
接地电阻≤4Ω(阵列区),跨步电压/接触电势测试,SPD(电涌保护器)压敏电压与漏电流检测。
逆变器与电网交互
转换效率:
测量不同负载率下的输入/输出功率,绘制效率曲线(欧洲效率>97%)。
保护功能验证:
孤岛保护(电网断电后0.2s内停机)、过压/过流响应、MPPT跟踪效率(>99%)。
电磁兼容性(EMC):
传导发射(150kHz~30MHz)、辐射发射(30MHz~1GHz)符合EN 61000-6标准。
支架与布线检测
支架安装质量:
螺栓紧固力矩(按设计值±10%)、倾角误差(≤±1°)。
线路安全:
绝缘电阻测试(>2MΩ)、接头氧化检查、线缆规格匹配。
背板关键性能
紫外线阻隔率:紫外分光光度法(要求>90%)。
水汽透过率(WVTR):
<2g/m²·day(防止电池片腐蚀)。
耐化学腐蚀:
酸碱溶液浸泡后力学性能保持率>80%。
新型场景适配检测
渔光/农光互补:
盐雾试验(500小时)、耐湿热循环(-40℃~85℃,200次)。
高原/沙漠电站:
耐砂尘(IP6X)、紫外加速老化(300kWh/m²等效剂量)。
生产与安装阶段:组件EL全检 + 电性能全检 + 背板剥离强度抽检。
运维阶段:
项目 | 频率 | 工具 |
---|---|---|
外观与热斑 | 每月1次 | 红外热像仪 |
I-V曲线与功率 | 每季度1次 | DT-1500PV测试仪 |
防雷接地 | 雷雨季前/后各1次 | 四线法接地电阻仪 |
逆变器效率 | 每年1次 | 功率分析仪 |
技改与收购评估:EL全站检测 + PID专项测试 + 背板老化分析。
周一至周日9:00- 19:00
在线咨询企业移动站点
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