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茶叶常规项目检测"通常是指为了保证茶叶质量安全、品质符合标准而进行的一系列基础性检测项目。这些项目主要涵盖安全卫生指标和品质指标两大类,具体会根据茶叶种类(如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、黑茶等)、销售区域(内销/出口)、客户要求以及相关法规标准(如中国国标、欧盟标准、美国标准等)有所侧重。
以下是一个较为全面的茶叶常规检测项目清单:
农药残留: 这是茶叶检测的核心项目,种类繁多,各国标准严格。
常见检测项目: 啶虫脒、吡虫啉、联苯菊酯、高效氯氟氰菊酯(功夫菊酯)、氯氰菊酯、溴氰菊酯、噻虫嗪、哒螨灵、茚虫威、毒死蜱、草甘膦、多菌灵、百菌清等(通常检测几十种至上百种)。
检测方法: 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、液相色谱-质谱联用等。
参考标准: GB 2763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》、欧盟EC 396/2005法规及其修订案、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等。
重金属:
常见检测项目: 铅、铬、镉、砷、汞。
检测方法: 原子吸收光谱法、原子荧光光谱法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。
参考标准: GB 2762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》、欧盟法规(EC) No 1881/2006等。
微生物:
菌落总数: 反映茶叶加工环境卫生状况。
大肠菌群: 指示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。
霉菌和酵母计数: 反映茶叶受真菌污染的程度,过高可能产生毒素或影响品质。
致病菌: 如沙门氏菌(特定要求下检测)。
常见检测项目:
检测方法: 平板计数法、分子生物学方法等。
参考标准: GB 7101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》(部分微生物指标参考此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)、进口国要求。
毒素:
常见检测项目: 黄曲霉毒素B1(尤其在储存不当或湿度过高时风险增加)。
检测方法: 高效液相色谱法、液相色谱-质谱联用法等。
参考标准: GB 2761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》、欧盟法规(EC) No 1881/2006等。
其他污染物:
稀土元素: 曾经是中国标准中的项目(GB 2762),但现行标准GB 2762-2022已取消了食品中稀土元素的要求。不过,部分企业出于质量控制或特定客户要求可能仍会检测。
多环芳烃: 如苯并芘(主要与加工过程中的烟熏、烘干环节有关)。
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: 如福美双、代森锰锌等的代谢物(部分农残检测套餐会包含)。
感官品质:
内容: 干茶外形(条索、色泽、整碎、净度)、汤色、香气、滋味、叶底。这是评价茶叶等级和风格的基础。
检测方法: 专业审评师依据国家标准(如GB/T 23776《茶叶感官审评方法》)进行感官审评。
理化指标:
儿茶素组分: EGCG, ECG, EC, EGC等(研究或特定品质控制需要)。
茶黄素、茶红素: 红茶品质的关键色素物质(红茶品质评价)。
水分: 直接影响茶叶的储存稳定性和保质期。水分过高易霉变,过低则易碎损风味。(GB/T 8304《茶 水分测定》)。
总灰分: 茶叶经高温灼烧后的无机物残渣总量,反映茶叶的老嫩程度和加工清洁度。(GB/T 8306《茶 总灰分测定》)。
水浸出物: 茶叶中可溶于水的物质总量(如茶多酚、咖啡碱、氨基酸、糖类、果胶等),是衡量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程度和浓淡的重要指标。(GB/T 8305《茶 水浸出物测定》)。
粉末和碎茶: 影响茶叶外观、冲泡便利性和耐泡度。(GB/T 8311《茶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》)。
茶多酚: 茶叶中最重要的功能性成分之一,影响滋味(涩味)、汤色和保健价值。(GB/T 8313《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》)。
咖啡碱: 茶叶的特征性成分,影响效果和滋味(苦味)。(GB/T 8312《茶 咖啡碱测定》)。
游离氨基酸总量: 特别是茶氨酸,对茶叶的鲜爽味有重要贡献。(GB/T 8314《茶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》)。
特定成分(根据需求):
出厂检验/内部质控: 更侧重水分、灰分、粉末碎茶、感官审评等基础品质指标和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等基础卫生指标。部分企业会增加核心农残和重金属项目的快速筛查。
型式检验/第三方全项检验(如SC认证、年度报告): 必须包含所有适用的安全卫生指标(农残、重金属、微生物、毒素等)以及主要的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。
出口检验: 严格符合目标市场(如欧盟、日本、美国)的法规要求,特别是农残标准通常比中国国标更严格,是必检和重点。
客户验货: 根据客户合同或协议要求进行检测,通常包含安全卫生核心项目和关键品质指标。
应选择通过CMA(中国计量认证) 和/或 CNAS(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) 认可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。
确认实验室具备检测所需项目的能力和资质,特别是针对目标出口国的特定要求(如欧盟认可)。
了解实验室的检测周期、费用和服务质量。
在进行检测前,务必明确检测目的和依据标准,与检测机构充分沟通,制定合适的检测方案。安全卫生指标,尤其是农残和重金属,始终是监管和市场关注的重点。
周一至周日9:00- 19:00
在线咨询企业移动站点
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