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结构建筑安全检测是保障建筑全寿命周期安全的关键环节,涵盖从设计、施工到使用、改造的全过程。检测内容需系统化、精细化,以下为钢结构建筑安全检测的核心项目内容,按检测对象和目的分类:
钢材力学性能
强度: 拉伸试验(屈服强度 、抗拉强度 )。
塑性: 断后伸长率、断面收缩率。
韧性: 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(评估低温抗脆断能力)。
硬度: 布氏/洛氏硬度(辅助评估强度及热处理效果)。
化学成分分析
光谱分析(C, Si, Mn, P, S, Cr, Ni, Mo, V等元素含量),验证材质是否符合设计牌号(如Q355B, Q420C)。
金相组织分析
显微组织观察(评估热处理质量、是否存在异常组织如魏氏体、过热过烧等)。
尺寸偏差
截面尺寸(H型钢翼缘/腹板厚度、钢管壁厚)、长度、孔距、端板厚度等,对照设计图纸验收。
变形测量
整体变形: 柱垂直度、梁侧向弯曲、桁架挠度(使用全站仪、激光测距仪、水准仪)。
局部变形: 钢板局部凹凸、构件扭曲(使用靠尺、塞尺、拉线法)。
焊接连接
超声波检测 (UT): 内部缺陷(裂纹、未熔合、未焊透)检测,适用于厚板对接焊缝。
磁粉检测 (MT): 表面及近表面缺陷(裂纹、折叠),适用于铁磁性材料。
渗透检测 (PT): 表面开口缺陷(裂纹、气孔),适用于非铁磁性材料。
射线检测 (RT): 内部体积型缺陷(气孔、夹渣),多用于重要管道焊缝。
外观质量: 裂纹、咬边、未焊满、气孔、夹渣、焊瘤、电弧擦伤(目视+放大镜)。
无损检测 (NDT):
焊缝尺寸: 焊脚高度、对接焊缝余高(焊缝检验尺)。
螺栓连接
高强螺栓终拧扭矩检查(扭矩扳手抽查)。
螺栓终拧后外露丝扣数(2~3扣为佳)。
是否存在漏拧、欠拧、超拧。
类型与规格: 核对高强螺栓(摩擦型/承压型)、普通螺栓等级(4.8/8.8)及规格是否符合设计。
紧固状态:
连接副质量: 螺栓/螺母/垫片是否有裂纹、损伤、锈蚀。
铆钉连接(老旧建筑常见)
铆钉头是否完好、有无松动、剪断,铆合密贴程度(敲击听音+目视)。
腐蚀检测
位置: 易积水部位、节点区、埋入混凝土部分(如柱脚)、涂层破损处、接触不同金属处(电化学腐蚀)。
程度: 测量剩余壁厚(超声波测厚仪),评估截面损失率。
类型: 均匀腐蚀、点蚀、缝隙腐蚀、应力腐蚀开裂(SCC)。
裂纹检测
高危区域: 焊缝热影响区(HAZ)、应力集中处(孔洞、截面突变)、反复受力部位。
方法: 目视、磁粉检测(MT)、渗透检测(PT)、超声波检测(UT)。
疲劳损伤
检查承受动荷载(吊车梁、振动设备支撑)构件的裂纹萌生与扩展。
火灾损伤
观察钢材颜色变化(氧化色)、涂层烧毁、变形,检测硬度变化(火灾后强度下降)。
人为损伤
碰撞凹陷、违规开孔、切割、过载变形。
防腐涂层
外观: 粉化、起泡、剥落、流挂、漏涂。
厚度: 磁性/涡流测厚仪(干膜厚度 DFT),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。
附着力: 划格法或拉开法测试。
防火涂料
外观: 开裂、脱落、空鼓。
厚度: 测厚针或超声波测厚仪,是否达到设计耐火极限要求的厚度。
粘结强度: 专用拉拔仪测试。
结构布置核查
实际结构体系(框架、桁架、网架)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。
支撑系统(柱间支撑、屋面水平支撑)是否完整有效。
使用荷载调查
核实实际使用荷载(设备、堆载、隔墙)是否超出原设计荷载。
检查违规加层、改建导致的荷载增加。
基础与支座检查
钢柱脚锚栓是否松动、锈蚀。
支座是否有位移、变形、沉降迹象(与基础检测联动)。
振动测试
评估设备振动、风振、人流激励对结构的影响(加速度传感器+动态信号分析仪)。
应力/应变监测
关键构件应力水平是否在设计允许范围内(粘贴应变片)。
沉降与倾斜监测
长期监测基础沉降与结构整体倾斜(自动化全站仪、静力水准仪)。
疲劳寿命评估
对重载、高周疲劳部位(吊车梁、桥梁节点)进行裂纹监测与剩余寿命预测。
通用标准:
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》GB 50205
《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》GB/T 50621
《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》GB/T 50344
《焊缝无损检测》系列标准(GB/T 11345, JB/T 4730)
材料与性能:
《金属材料拉伸试验》GB/T 228.1
《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》GB/T 229
防腐防火:
《钢结构防护涂装通用技术条件》GB/T 28699
《钢结构防火涂料》GB 14907
鉴定评估:
《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GB 50144
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GB 50292
腐蚀防控: 定期检查涂层状态和锈蚀程度,避免截面削弱。
裂缝警惕: 尤其关注焊接热影响区、反复受力部位的疲劳裂纹。
变形监控: 过大变形可能引发结构失稳或附加应力。
数据对比: 检测结果需与原始设计图纸、施工验收记录、材料质保书比对。
专业性与工具: 依赖无损检测(UT/MT/PT)设备、精密测量仪器及经验丰富的工程师。
提示: 对于灾后(火灾、地震、撞击)建筑、超龄服役结构、拟改造建筑,检测内容需针对性加强,必要时进行荷载试验或结构计算复核,确保安全评估结论可靠。检测报告应明确问题位置、严重程度、成因分析及处理建议(加固、更换、限用等)。
周一至周日9:00- 19:00
在线咨询企业移动站点
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