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品检测和回收条件是确保油品质量合格、降低环境污染的关键环节,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:
油品检测需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,针对不同油品类型(如车用燃油、动植物油脂、工业润滑油)设定相应指标:
车用汽油/柴油检测
辛烷值:GB/T 5487
硫含量:GB/T 11140 或 SH/T 0689
苯含量:GB/T 28768 或 SH/T 0713。
检测项目:包括辛烷值(RON)、馏程、硫含量、铜片腐蚀、水溶性酸或碱、机械杂质及水分、苯含量、芳烃含量(车用乙醇汽油增加水分检测)。
方法标准:
抽样规范:按GB/T 4756方法从成品罐或加油枪抽取样品,每批次不少于4L(检验与备样各半),执行“四现场"原则(现场抽样、签字、封样、留存备样)。
油脂类产品(含药用辅料)检测
氧化稳定性测定(GB/T 21121-2024):通过加速氧化测试诱导期,评估油脂耐储性。
脂肪酸组成分析:需用气相色谱法(如SH-Wax色谱柱),分离36种脂肪酸甲酯并定量。
关键指标:酸值、碘值、过氧化值、皂化值、脂肪酸组成、氧化稳定性等。
新国标要求:
通用检测技术与设备
红外分光测油仪:用于环境油污分析,检出限≤0.04mg/L,重复性偏差≤0.6%,支持全谱扫描(45秒/次)。
自动化仪器:如Rancimat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,满足高温高压加速氧化测试需求。
油气回收主要针对储油库、加油站和油罐车的挥发性有机物(VOCs)治理,需满足技术、安装及监管要求:
技术标准与排放限值
液阻、气液比、密闭性、泄漏浓度等,使用红外或FID检测仪现场抽测。
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需≤10g/m³,采用吸附法、冷凝法或膜分离技术。
在线监测设备需与环保部门联网,实时传输数据。
三次回收系统:
关键指标检测:
安装与运维要求
全覆盖安装:2025年全国加油站需完成三次回收设施安装,重点区域(如海南、北京)已先行试点。
定期维护:每年至少5次专业检查,及时处理设备故障(如气液比失衡、管线堵塞)。
监管与责任落实
抽检行动:如银川市对16家加油站开展“卸油-储油-加油"全链条检查,问题企业限期整改。
企业责任:建立油品购销台账,确保来源可追溯;操作人员需培训规范流程(如卸油接口密闭对接)。
不合格油品处置:抽检不合格的加油站需限期整改,严重者停业处罚;劣质油品依法查封。
溯源管理:检查进货票据、供应商资质及质检报告,杜绝掺杂使假。
跨部门协作:市场监管与环保部门联合执法,增加抽检频次。
检测核心:车用燃油侧重环保与安全指标(硫、苯含量);油脂类关注氧化稳定性与成分分析。
回收重点:三次回收系统强制安装+在线监测联网,确保VOCs达标排放。
趋势方向:新国标强化氧化稳定性检测(GB/T 21121-2024),油气回收监管向常态化、精细化发展。
建议企业定期自查检测设备合规性(如色谱柱选型),并留存油品溯源凭证以备抽查;环保部门可参考“查、看、问、测"四步法提升监管效率。
周一至周日9:00- 19:00
在线咨询企业移动站点
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