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油检测指标是保障油品质量、设备安全和环保合规的核心依据,依据国家标准(如GB 19147-2016《车用柴油》)和行业规范,主要涵盖以下六大类指标及具体检测要求:
硫含量
限值:国VI标准要求≤10 mg/kg(严控SO₂排放)。
检测方法:紫外荧光法(SH/T 0689-2000)或X射线荧光光谱法(GB/T 11140-2008)。
多环芳烃(PAHs)
限值:≤7%(过量增加颗粒物排放)。
检测方法:高效液相色谱法(NB/SH/T 0806-2022)。
脂肪酸甲酯(生物柴油掺混)
限值:≤1%(防止氧化稳定性降低)。
检测方法:红外光谱法(GB/T 23801-2021)。
十六烷值
限值:≥51(国VI标准),影响冷启动与燃烧充分性;过低导致爆震,过高增加氮氧化物。
检测方法:CFR发动机法(GB/T 386-2021)。
馏程
关键温度:50%回收温度255–295℃(平衡燃烧效率),90%回收温度≤355℃(避免积碳)。
检测方法:全自动馏程仪(GB/T 6536-2010)。
润滑性
限值:磨斑直径≤460μm(保护高压油泵)。
检测方法:高频往复试验机法(SH/T 0765-2021)。
凝点
0#柴油:≤0℃(>4℃地区)
-35#柴油:≤-35℃(极寒地区)。
牌号对应限值:
检测方法:GB/T 510-2018。
冷滤点(CFPP)
限值:0#柴油≤4℃,-10#柴油≤-5℃(预防滤网堵塞)。
检测方法:冷滤点测定仪(SH/T 0248)。
总污染物
限值:≤24 mg/kg(含杂质、水分、灰分)。
检测方法:过滤法(GB/T 33400-2016)。
氧化安定性
限值:总不溶物≤2.5 mg/100mL(防止胶质堵塞油路)。
检测方法:加速氧化法(SH/T 0175-2004)。
水分与机械杂质
水分限值:≤0.05%(体积分数,GB/T 260-2016)。
机械杂质:要求“无可见杂质"(GB/T 511-2010)。
闪点(闭口)
限值:≥55℃(安全储运底线,新规要求全类柴油纳入危化品管理)。
检测方法:闭口杯法(GB/T 261-2021)。
铜片腐蚀
限值:≤1级(50℃下3小时,防止金属腐蚀)。
检测方法:GB/T 5096-2017。
酸度
限值:≤7 mg KOH/100mL(减少部件腐蚀)。
检测方法:GB/T 258-2016。
密度(20℃):影响燃烧效率,检测方法为密度计法(GB/T 1884-2000)或振动管法(SH/T 0604-2000)。
运动粘度:影响流动性,检测标准GB/T 265。
残炭值:船用柴油需额外检测(GB/T 17144),反映重质组分含量。
取样规范:按GB/T 4756执行,储罐上中下三层混合取样,避光保存。
检测频率:
常规指标(硫含量、十六烷值)建议每月检测;
储存超3个月需复检氧化安定性及污染物。
适用场景差异:
车用柴油:聚焦硫、多环芳烃等环保指标;
船用柴油:增加运动黏度(GB/T 265)、残炭值(GB/T 17144)检测。
机构选择:优先选择具备CMA/CNAS资质的实验室。
总结:柴油检测需结合用途(车用/船用/生物柴油)选择指标组合,其中国VI标准以硫含量、多环芳烃、十六烷值为环保与性能核心,同时需关注闪点新规(全类柴油纳入危化品管理)带来的安全要求升级。企业应定期自查并留存溯源凭证,以应对监管抽查。
周一至周日9:00- 19:00
在线咨询企业移动站点
微信客服